上虞博物馆照明:遗憾未引入智能控制系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要发挥好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历史研究、社会教育、文化传播、公共服务功能,举办更多观众看得懂、看得进的优质展览,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实际上正是在讲博物馆应该贴近生活,能够真正走进社会生活中去。

反映到这些年中国城市的夜景照明中,勾线、描边、泛光、媒体墙,各种手法层出不穷,而大多的方法都是在强调载体(建筑或者景观)对外部环境的扩散,在这种情境下讲文化,要么容易流入媚俗的陷阱,要么在曲高和寡中难觅知音。

在上虞博物馆的案例中,我们尝试从设计目标入手,从场地特性-建筑特性-夜景需求来由远及近地思考——什么是适合这个项目的照明结果。

建筑及其存在天生为了完成人类和自然的对话,进而引领社会的进步发展。夜景形象也是如此。孔子说,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论语》。意思是:君子所应当重视的道有三方面:使自己的容貌庄重严肃,这样就可以避免别人的粗暴和怠慢;使自己面色端庄严正,这样就容易使人信服;讲究言辞和声气,这样就可以避免粗野和错误。”对于公共文化建筑的形象尤其应如此,它们本身就具备教化社会的礼器使命。

而上虞博物馆是异地新建项目,从场地来看,上虞博物馆面朝曹娥江支流的辅道一侧,距离城市主要干道尚有几百米距离。位置背山面水,东西南北都没有高层建筑阻挡视线,从城市主干道舜耕大道视角看过来,在平坦背景的衬托下,整个博物馆天生自带主角光环坐落其中。建筑师对其外观材质选择了非常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浅米白色材质为基调,而在夜晚,我们希望它也能焕发光彩,矗立其间。

首先推出形象,改变陈腐旧颜的惯有印象,从外观上吸引群众注意力,当它成为文化标志的第一步首先即是形象的自信,其次再从内容着力下手,内外兼修地渗透到普罗大众的生活中去,再进一步引领社会的文化和审美思潮,这才是新时代的公共文化建筑应该具有的使命。

设计思考

形式感(sense of form)是指客观事物的外观形式引起人们的想象和一定的感情活动所获得的审美感受。外观形式包括由色、形、声等外形因素所组成的外形式和运用这些因素按一定的规律组合起来,以完美地表现内容的结构的形式。包括色彩感、形体感、节奏感和对结构等形式美的感悟。无论是抽象的,还是具象的,由形状、色彩、结构的关系所形成的形式特征,诉诸于视知觉后,能引起显著的心理反映的,形式感就比较强。

设计手法

回到本案,从建筑的构成来看,建筑师使用了两个叠加在一起的方块,错开角度形成体块的第一轮廓外观,其南北面和东西面各使用了石材外立面和密集竖龙骨玻璃幕墙,形成了厚重和纤细的对比。我们在照明手法上抓取了这两个结构的特点,强调它们。

对石材幕墙,我们采用了“被动式照明”,使用了专业配光的擦墙光线处理,强调石材光影关系形成的大面积肌理效果。

对密集竖龙骨玻璃幕墙部分采用了极细线条灯“主动式照明”,所形成的密集竖线条灯自然形成了结构上视觉冲击力。

两种完全不同的处理手法,在夜景里加大了建筑体块戏剧化的效果。

评判最终的设计质量,除了对大效果的基本判断外,也要有对细节部分处理,窗口、露台的退进处配合建筑的思路和外部手法保持统一,具体设备上这里不做赘述。

设计手法

回到本案,从建筑的构成来看,建筑师使用了两个叠加在一起的方块,错开角度形成体块的第一轮廓外观,其南北面和东西面各使用了石材外立面和密集竖龙骨玻璃幕墙,形成了厚重和纤细的对比。我们在照明手法上抓取了这两个结构的特点,强调它们。

对石材幕墙,我们采用了“被动式照明”,使用了专业配光的擦墙光线处理,强调石材光影关系形成的大面积肌理效果。

对密集竖龙骨玻璃幕墙部分采用了极细线条灯“主动式照明”,所形成的密集竖线条灯自然形成了结构上视觉冲击力。

两种完全不同的处理手法,在夜景里加大了建筑体块戏剧化的效果。

评判最终的设计质量,除了对大效果的基本判断外,也要有对细节部分处理,窗口、露台的退进处配合建筑的思路和外部手法保持统一,具体设备上这里不做赘述。

在建筑照明设计的实用手法上,我们提取三个关键词:

1“形态”

2“色彩”

3“动态”

在公共文化建筑的常规形态下,我们不太建议使用“色彩”和“动态”元素。除非是为了特定的节日或主题,否则使用这两种手法时常容易模糊媚俗和雅趣的界限。

分析“形态”手法的时候,也有几个关键词,我认为是:“结构”      “形状”      “层次”,它们共同构成了审美主体的感受。

我个人认为对建筑照明来说,大致可分为几种具体的输出形式。

  • 是否能够表现建筑体块的结构之美
  • 抓取建筑形状的时候是否合理美观
  • 对于“直接式照明”和“被动式照明”的措施是否符合视觉和审美习惯

(“主动式照明”我总结为直接朝外部的照明,以线条灯和点光源为主,“被动式照明”我总结为主要表现建筑或者环境本身材质、肌理、结构的关系,以点射、洗墙、擦墙、泛光等方式为主)

具体到每个建筑体时他们都有自己的特点,找到打开技法的密码有时候靠优秀的建筑本身,有时候要靠照明设计师本身的思考。

采取任何一种手法的时候都需要考虑,夜景的欣赏时间大部分是在完全天黑以后,我们不能只看建筑拍照时落日前后的天光朦胧状态,而要考虑当只有建筑和人工光线的时候是什么形态。

反思

遗憾处有两点:

一、没有加入智能控制系统,大面积直接照明的灯带即使已经采用了常规产品最低功率,其最终亮度也觉得稍微亮了一点,在视觉层次上没有做到完美,不过这也是为了降低造价成本不得不采取的妥协。

二、竣工照片拍摄时室内装修尚未开始,缺乏了中庭和一层内透光的层次。不过室内设计也是我院装饰分院设计,我们看过室内设计方案,也提资了对于亮度的需求,总体上十分期待最终的效果。

来源:最爱光线

展开阅读全文
于灯火阑珊处,于暗香离别时,未曾放弃。
上一篇

元宇宙助力文旅业新未来,差异化发展路线是“出圈”密码

下一篇

欧普照明马秀慧:深耕照明领域,做中国智造基石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微信 微信
微信
QQ QQ
QQ:421563834
电话 电话
13634299313
返回顶部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